免费心理咨询

400-088-1118
我们的思维,是如何被“标准答案”“堵死”的?
发布时间:2018-1-31 9:49:42


 

我们小时候写作业,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我们总习惯去对照。有的答案仅仅是「参考答案」,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往标准路径上靠。

 

被这种思维占据的我们,不愿意思考,一心追求一个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这种思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管怎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就对了(Just tell me how)。」

 

单单把「标准答案思维」归因为「懒」或「节省试错成本」是很简单,但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思维多少源于儿时的教育。

 

一是家庭自我认知教育的缺失。

 

在「一孩政策」的影响下,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代其作出过多决策,帮忙选学校、选专业、甚至选工作,导致我们缺乏培养独立决策能力的机会。

 

所以毕业了工作了所有的决策都要自己做时,我们开始觉得无所适从。

 

二是学校应试教育系统的失败。

 

应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探索能力,逐利的教育机构甚至潜心研究考试机制,总结各种题型及解法,因为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在短期内看得到成果(升学率),才愿意为教育买单。

 

 

「标准答案思维」让我们过度追求「唯一解」,也导致了我们思考过程中的问题:

 

1.  被“命运”安排了一件接着一件必须完成的“要做到别人喜欢”的事情,让你形成加挂“标准答案”的事务思维;

 

2.  这种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充盈着你生活事物的“十之八九”。你做每件事,都是为了“听话”、为了“不挨骂”、为了“做给别人看”,进而你的生活便是为了形形色色的“标准答案”;

 

3.  这种“标准答案”的事务性,充斥着生活的全部,让你形成难以摆脱的思维惯性,进而形成“唯标准答案”的事务思维。

 

 

当然,「标准答案思维」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适用的场合。

 

 

 

南京悦慈心理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sos900.com/index_wap.html
公益电话:4001-535-90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