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音乐女孩自缢带来的警醒
2016年9月16日星期日,青年歌手乔任梁于上海离世,警方已排除它杀。时隔不到十日,另一位。不到十天的时间内,两位青春音乐人相继离世,而这两位是因为媒体报导,我们才能得知的,那么还有多少自杀者是我们不得知的呢?
他们两位的离世,给我们带来许多的警醒:
警醒一: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给别人的印象都是郁郁寡欢的,恰恰相反,许多抑郁症患者给别人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他们通常彬彬有礼,就谦谦君子或窈窕淑女,有时会表现得很热情甚至阳光(但独处或与特别至亲的人面前会卸下伪装)。这两位给家里一些亲人和周围的人的印象即是这样。憨豆这样一个喜剧演员也是,他把许多欢笑送给了观众,而他自己却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而正是他们这种强装出来的热情、阳光更耗费了他们更多的精力,让他们的内在更加空虚,也更加重了他们的抑郁。
警醒二:抑郁症患者都是有症状的,只是作为亲人,你是否能够重视起来。乔任梁的父亲其实是知道儿子失眠的,但他们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那位17岁音乐女孩在自缢前也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了,只是未能引起家人和学校的重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已经发现家庭里的成员有抑郁症状了,但还怀着一丝侥幸,或者为了面子,或者为了怕花钱,而不尽最大的努力将患者送去医治的呢?
警醒三:别再要求孩子优秀了!中国的父母通常都以孩子为荣,而恰恰这种“以孩子为荣”给了孩子非常大的压力。那位17岁音乐女孩的母亲这样说关于女儿的规划:“当然要考沈阳音乐学院,这是我们夫妻两个一致要求的。这孩子从学前班就在沈阳音乐学院的附小,那时候她才6岁就开始住校了。然后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这10多年都是沈音的孩子。”在母亲的规划中,如果可以,还准备继续送这位女孩出国深造。这位母亲的言语中无不透露着一种骄傲,一种期待。我想她肯定不知道女儿真的需要什么,我也不知道音乐是否是这位女孩的真爱。家长们常常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而且号称是为了孩子好,是因为爱孩子,但我们真的知道孩子是真的需要吗?许多父母看到孩子的微博上写上“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肯定会很欣慰,可谁能感觉到孩子的压力呢?这位母亲可曾想过,当一个六岁的孩子被父母强行送出去的时候,TA会觉得父母是爱TA的吗?TA还能再期待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吗?
曾经有位来访者,他在咨询中的一句话,当时就让我的泪下来了。他说:“为了少练十分钟的手风琴,我宁可牺牲出去玩一个小时的机会,因为只要我出去玩了,回来后父母肯定说,你都已经出去玩过了,就练一会琴吧”。而这位来访者的父亲想不通,为什么别的小孩也学琴了,怎么人家就没事,偏偏自己的儿子就出现心理问题了呢?但他就没有想过,别的孩子是别的孩子,他的孩子是他的孩子,人跟人是绝对不一样的,而且,谁又能保证别的孩子就完全没有心理问题呢?
警醒四:别心存侥幸!那位17岁音乐女孩的母亲说,如果那天夜里她女儿宿舍里的同学没有离开宿舍的话,她女儿就不会出事了。那两位同学离校是学校管理方面的事,但人家并没有帮助这位家长看管同学的义务呀。再说了,如果这两位同学这天夜里在宿舍,谁也不能保证她女儿的身边够时时刻刻一直有人呀!
警醒五: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从报导中看,这位母亲仍然没有意识到她在“女儿离世”这一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她甚至没有想过,为什么女儿在追男友她不知道,为什么女儿在校抽烟她不知道,为什么女儿在校的打扮是与在家完全不同的,为什么女儿会有各种怪异的行为?她也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很早就让女儿住校,但她并没有想过他们让女儿住校的动机带给女儿的压力和影响。如果这位女孩是为了另一位男孩而自杀的话,看来这位男孩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真的有可能是这位女孩爱的唯一来源,那么父母的爱在哪里呢?女儿能够感觉到父母的爱吗?
警醒六:不要混淆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那位17岁音乐女孩称自己为精分少女,一方面可能是自嘲,另一方面也可能她自己已经感觉到自己有些不正常了,但她可能无人可说,她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不正常的一些行为是正常的——因为我是一个精分女孩。所以,请求大家千万不要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搞混淆了。“抑郁症”学名“情感障碍”,虽然重度“抑郁症”也会有幻觉幻听,而且“躁郁症”——“双向情感障碍”还会有躁狂症状,但“抑郁症”与大家非常害怕的“疯子”、“精神分裂”还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抑郁症”不像“精神分裂”那样没有自知力。
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度、高压力、高攀比的社会里,抑郁症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如果你或家人抑郁了,你并不孤独,更不丢脸,你或家人只不过是目前这个阶段的情感出现了障碍,成千上万的人可能与你有着同样的情况,为了你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走进咨询室吧,如果真的严重了,就走进医院吧,千万不要再自己扛着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