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学生党因为学习的问题被家长逼迫,如果考试得不到家长预料中的成绩,继而会从中施压,这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从而心理上得不到释放,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下面我们就“影响心理康复的因素及心理康复的方法”来详细了解下。
影响心理康复的因素
心理问题也是个性和习惯问题,有一些个性基础在维持和加重着心理问题,如自卑、胆怯、回避和依赖,还有急于求成、自我中心、推卸责任、眼高手低等,心理问题的康复需要培养出延迟满足、承担责任、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等个性和习惯基础。
延迟满足: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延迟满足,有需求不急于满足,而是等待或先付出再收获。就好比饿了之后要先点外卖或做饭,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拿工资,长期追求和努力后才能获得情感或物质上的满足。有心理问题的朋友总是在期待即刻满足,不愿意等待或付出。心理咨询中的预约时间就是为了培养当事人的延迟满足,即刻满足是在助长当事人的心理问题。
与人交互:既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有来有往,才能有长久、稳定的关系。有心理问题的朋友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或受害者,无力付出,只会向他人索取情感上的关注、照顾、尊重、理解、接纳、肯定、欣赏和喜爱,或物质上的给与,殊不知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无能、自卑和痛苦,懂得付出的人才会有幸福,要想获得爱得先学会爱别人,爱是自己的感觉。
心理咨询中的收费就是为了培养当事人的交互性,无条件的满足只会使当事人更加无能和依赖,也是在助长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而且付出得是对方需要的,而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再就是选择合适的对象,要选择比较成熟、懂得付出的人进行交互。
积极进取:每个人都有欲望、追求、理想和目标,普通人大多在追求正确、成功、健康、满足和快乐,有心理问题的人则是在回避犯错、失败、生病和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嘲笑、疏远的风险和痛苦,所思所想、所说所做都是为了回避问题,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越回避越失败、自卑,越自卑越焦虑,越焦虑越回避。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会持续引导当事人觉察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身反应模式,并引导当事人转变自己的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从回避、控制和对抗转向面对、接纳与承担。
脚踏实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能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收获成功和满足。而有心理问题的朋友往往眼高手低、急于求成,越是困难的事情越是希望自己可以一蹴而就,为此经历了大量的挫败。所谓的追求完美,其实就是试图通过捷径来证明和满足自己。症状本身就是当事人创造的快捷方式,没有什么方式能比症状更快的缓解痛苦。
就好比上瘾症,有了痛苦就吸烟、喝酒、回避、控制、对抗、思虑、检查或清洗,这样就能快速缓解痛苦,只不过症状会越来越频繁,成为当事人想要消除的新问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会持续的引导当事人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成因,建立解决方案,并引导当事人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解决问题。
自我觉察:能够觉察自己的观念、思维和行为做法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是使自己越来越失败和痛苦,还是使自己越来越成功和幸福,还是能暂时减轻痛苦却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会引导当事人学会自我觉察,并且引导当事人重建自己的心身反应模式,追求自己想要的,而非回避和消除自己不想要的,面对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能力感、自信心和安全感,脚踏实地的完善和提高自己。
【如何进行心理康复】
安装假肢除了要做好安装假肢前的准备还要做一些心理康复,安装假肢后的心理康复需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施心理康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心理康复系统
1、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康复的过程是让残疾者 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让残疾人通过接受系统的心 理干预,逐渐适应生活、学习、家庭或者工作等方面的变化,面对的各种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
2、建立有关人员(同事或家属等)的协助支持系统残疾人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相关人员的态度对于其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属、同事、病友等这样一些联系比较密切的人员的态度对于其心理状态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心理康复不仅要重视患者本身的心理及其变化,也要注意这些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理解残疾造成的心理问 题,并且要解除由于家庭与小团体中出现残疾患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3、建立专家协助支持机制心理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调节过程,残疾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接受专家的指导与帮助,逐渐摆脱消极心理的影响,建立起积极的人生目标。心理医生是接受专门训练的人员,他们必须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拥有从事心理治疗的技能与临床经验,并且要有极为敏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治疗不同于其他临床医疗,有其特殊的一面,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从事此项工作。
4、建立社区辅助支持系统残疾的康复常常是伴随残疾人一生的过程,当残疾人回到家庭与社会后,社区辅助系统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发挥社区中有关专家与相关人员的作用,在残疾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随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更好地为残疾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保障。
5、运用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治疗患者的各种心理困扰,包括情绪、认知与行为等问题,以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的非适应社会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正常成长,较好地面对人生,面对 生活,很好地适应社会。
以上关于“影响心理康复的因素”和“心理康复的方法”的介绍,希望能让您了解“心理康复”带来帮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