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来访者园地>好文分享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分析寓言故事与教育孩子的道理
    编辑: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19-03-25 17:36:56

    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多人关心的大事。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以及使用寓言故事进行教育有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听听心理咨询是如何对寓言点评的以及心理咨询对管教孩子的方法的分享。以下关于“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分析寓言故事与教育孩子的道理”的介绍。



    【心理咨询对寓言如何点评】


    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的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


    你在为谁而玩“玩”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计算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


    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


    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


    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始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始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心理咨询教你如何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公开课《怎样轻松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是什么?


    -“管教”不是“惩罚”。


    -“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


    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正面管教是一个被无数家庭和学校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儿童的情商与自立,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的教养方法。它针对的受众群是希望找到科学教养方法的家长和希望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老师。


    生活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文化俱乐部将举办一次正面管教公开课,届时邀请生活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事程丹老师为为大家带来专业而精彩的内容。


    以上关于“心理咨询对寓言如何点评”和“心理咨询教你如何管教孩子”的介绍,希望能让您了解“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分析寓言故事与教育孩子的道理”带来帮助。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