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访者园地
问题回复
来访者反馈
案例分享
好文分享
优惠活动
心理视频
心理知识
告别抑郁三步走
催眠疗法
心理咨询
抑郁
失眠
焦虑
强迫
恐惧
人际关系
婚姻家庭
悦慈团队
欢迎加入
悦慈团队
服务项目
个案咨询
团体咨询
心理课程
成长工作坊
企业心理项目
家庭心理顾问
关于悦慈
悦慈理念
悦慈特点
咨询指南
联系悦慈
交通信息
-
025-5883 8220
你的位置:
首页
>
来访者园地
>
好文分享
心理咨询是陪伴而不是指导协助
编辑:
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19-02-14 10:23:07
现在为什么很多有人来找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呢?现在的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的身体承受不了而产生的抵抗,所以就出现了心理疾病,其实心理咨询是陪伴而不是指导协助。
第一句话:心理咨询师能走多远,才能带领你的来访者走多远。这句话流传有多广,危害就有多深。因为这句貌似真理的话,使无数的心理咨询师面对自己的来访者,要么茫然无措、畏首畏尾,要么故作高深、好为人师。
而真实的情况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了解程度,永远不可能比来访者对自己的了解更深,所以,心理咨询师永远不会比他的来访者走得更远。做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欣然接受这个事实:在来访者的成长之路上,你的来访者一定能够比你走得更远!否则,心理咨询就变成了“武大郎开店”――一个更比一个“矬”。
心理咨询师一定要坚信这样一个理念:每个求助者才是解决自身问题的“大师”。心理咨询是陪伴而不是指导,是协助而不是“拔苗”,该走向哪条路、该走出多远,永远都是求助者自己的选择,心理咨询师没有越俎代庖的权利。“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咨询师是多么悠闲啊,他不随便说话。咨询成功了,求助者都说:“我本来就是这样的。”
一个令人欣慰的心理咨询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忠实地、无条件地陪伴着他的求助者,共同在漫漫黑夜探索一条适合求助者自己的成长之路――有时,心理咨询师会走到求助者面前点起照明火把;有时,心理咨询师会走在求助者后面助推一臂之力;有时,心理咨询师会和求助者并肩前行并真诚地给予鼓励和喝彩……而当求助者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心理咨询师也会及时撤出,默默站在求助者身后目送他的远行,并为其送上真诚的祝福……
第二句话:只有挖出心理创伤,人才会成长。
这更是一句会导致心理咨询出现方向性错误的一句话。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马斯洛就尖锐地指出,心理学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几乎从一开始,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集中于探索人类情绪、行为和心理层面的病理,马斯洛认为,正确的方向刚好相反,我们应该去了解人类当中最好、最健康的样本,来增进对人的了解。
人生而为人,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都是生命的大礼。所谓的“创伤”,无非是“认知标签”而已。就连创伤心理学也公认,创伤同时也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心理学的一个有趣规律是,你越想排斥什么,什么就越会放大给你看。所以,所有的心理创伤都是“挖”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也都是关注出来的。深挖创伤,只会挖出越来越多的“病秧子”,而难以挖出解决之道。
第三句话:心理咨询师都是垃圾桶,积攒的垃圾多了,自己也会变得不正常了。
这句话只是引诱心理咨询师变得“神神叨叨”的借口而已,所以心理咨询师大可不必在意。
被喻为“现代催眠之父”的艾瑞克森有一个观点:心理治疗师应该像有机花园的园丁,充分利用求助者呈现的所有数据(甚至杂草)作为治疗的材料。
一个人,把自己的内心全部敞开给自己所信任的心理咨询师,把自己所有的人生故事和秘密,毫无保留地展示给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请问,这该是一份多么厚重、多么尊贵的大礼啊!这对每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讲,又该是一份多么大的能量滋养!何来垃圾一说?
所以,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没有必要担心自己会变得“不正常”,而且更有必要用我们的具体行为向世人证明,心理咨询师不仅是正常人,同时更是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正能量的正常人。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能好吗?
如何治疗强迫症
如何治疗抑郁症
我是同性恋吗?
与父母的沟通
抑郁的感受
父母不认错,我就没有力量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