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说,她最怕的就是尬聊。
每次忽然的冷场,她怕尴尬,就会拼命找话题,总觉得好像自己需要做点什么……
结果自己越讲越尴尬,或是没人回应,或是回应后更加尴尬,气氛变得莫名其妙。
她说自己是个怕孤独的人,很容易对刚认识不久的人就想说很多话。又太过紧张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活得太累。“好想可以和别人一样,不那么拘束,但要做到很难,除非是特别熟悉的好友……”
不知道你是否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和另外一个或几个人在一起,尤其是比较近的空间距离时,是否有想去和对方找话题的冲动?
可是,对于那些不够外向、不善人际交际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尬聊。
尴尬也要聊下去,尴尬也不得不聊下去。
为什么我们和不大熟悉的人一起时,就有拼命地找话题的冲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害怕沉默,害怕冷场,而一旦冷场,大家都开始无所适从,全身不自在。
好像一旦没有了话题,有一些东西就无法掩饰了,然后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尴尬地笑一下,看下其他的地方,再拿出手机假装有消息。
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沉默、冷场、尴尬...冷落了对方,这些又意味着什么呢?
01
弗洛伊德说,性与攻击性是人的两大动力。
攻击性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够保护我们,合理的表达愤怒和拒绝。
但同时还有一些不能直接表达的东西,我们只好压抑起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比如我们都听说过的冷暴力,不和你说话,被动攻击...等等。
冷落是攻击性的一种象征。
冷落了对方,就有种攻击了对方的意味。
很多哲言说,美好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冷漠。
我们害怕冷场,其实是害怕我们的这种攻击性流露出来。
因为不熟悉,所以本能的有种保护自己的欲望,攻击性就是对自我边界的一直保护。拼命的找话题,不过是攻击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升华。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对别人好,要做好学生,好员工……所以,我们怕成为坏人,总觉得自己得为这些冷场的尴尬负些责任。
于是,我们就尬聊了。
02
因为怕做坏人,有些好人就压抑了自己的攻击性,希望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冷场,不尴尬。
但这种攻击性却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比如不合时宜的尬聊,对方甚至会觉得被打扰,边界被入侵。
还有很多太好的好人,因为怕做坏人,甚至会越来越逃避人际关系。
好留给别人,郁闷却留给了自己,因为这种郁闷得不到释放,就会越积越多,到最后,最简单的人际交往都会让自己心烦。
简直不想和别人交谈,一脸的高冷。
因为所有的交谈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人际间的讨好,而这种讨好太累人了!
03
太好的好人,可能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
因为总是要讨好别人,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感受不流动。
构建关系是一种僵硬的感觉,拼命找来的话题,也是一种尬聊的气氛。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拼命找话题的同学,常常会担心,如果不这么做,自己就是不好的,自己就会被抛弃。
但,太好了,好得过头了,又常常尬聊了。
缺乏感受的流动,这常常就是对内心孤独的防御。
所以她的同学对她说:看似热情,却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
07
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这份紧张和焦虑,怎么办?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每个人在人际关系都会紧张。
最紧张的你,会认为只有你紧张,这其实是无意中夸大了自己的部分 。
舞蹈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跳下去,聊天也要两个人开心才能聊下去。
你,只是关系中的一部分,
也只能对自己的这部分负责,
无需对别人负责。
另外,前面说了,攻击性是人的驱力之一。
攻击性并不代表都是‘坏’,它也可以让人活得更立体,更有层次感。
而你要做的,就是用象征性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08
有位朋友分享说,有次和别人尬聊,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他就坦言说:自己是个不大会说话的人,现在不知道要聊什么。
本以为会令对方不高兴,却不想对方听了,并没有感到被攻击,反而如释重负,也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忽然间俩人的距离就近了,反而就着如何聊天这个话题聊到了更多……
攻击性,可以成为人际间的屏障保护自己,也可以是你活力流动的通道。
你可以找到更合理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至少不要压抑,不要让它攻击了自己。
愿你勇敢接纳,
愿你勇于尝试,
愿你真切地感受到流动的美好。
南京悦慈心理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sos900.com
公益电话:400-088-1118